-
鄉鎮衛生院污水處理技術
發布時間: 2021-05-10 點擊次數: 1640次鄉鎮衛生院污水處理技術
鄉鎮衛生院污水主要產生于診療室,緩解室,急救室等科室作業所產生。鄉鎮衛生院污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為:病原體(寄生蟲卵、病原菌、病毒等)、有機物、漂浮及懸浮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未經處理的原污水中含菌總量達10^8個/mL以上。與工業廢水相比,醫療廢水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強的特點。
由于鄉鎮衛生院周圍沒有市政管網,污水直接排放到環境水體,故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的直接排放標準。
消毒:鄉鎮衛生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大腸桿菌等,故污水要經
消毒后方可排放。
縣級以下或20張床位以下的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所有醫療機構污水經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
醫院污水消毒可采用的消毒方法有lvye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鈉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線消毒。
1、含氯消毒劑消毒
a)含氯消毒劑消毒系統應參照GB50014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應根據設計處理工藝流程,按不利情況進行組合,校核實際接觸時間,以滿足設計要求。
b)接觸消毒池的容積應滿足接觸時間和污泥沉積的要求。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消毒時間不宜小于1.5 h,非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消毒時間不宜小于1.0 h。
c)醫院污水消毒可采用連續式消毒或間歇式消毒方式。
2、臭氧消毒
a)傳染病醫院污水應優先采用臭氧消毒,處理出水再生回用或排入地表水體時應臭氧消毒。
b)在選擇臭氧發生器時,應按污水水質及處理工藝確定臭氧投加量,根據臭氧投加量和單位時間處理水量計算臭氧使用量,按每小時使用臭氧量選擇臭氧發生器臺數及型號。
c)采用臭氧消毒,-級強化處理出水投加量為30~ 50 mg/L, 接觸時間不小于30 min; 二級處理出水投加量為10~20mg/L,接觸時間5~15min;同時大腸菌群去除率不得低于9999%。
d)應選擇氣水混合效果好的臭氧進氣裝置。臭氧與污水接觸方式宜采用鼓泡法。
3、紫外線消毒
a)當二級處理出水254nmm紫外線透射率不小于60%、懸浮物濃度小于20mg/L時可采用紫外消毒方式;在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如排入有特殊要求的水域)也可采用紫外消毒方式。
b)當水中懸浮物濃度<20 mg/L,的照射劑量為60 mJ/cm,照射接觸時間應大于10s或由試驗確定。
禁止向GB3838I、II類水域和I類水域的飲用水保護區和游泳區,GB3097一、二類海域直接排放醫療機構污水。
- 下一篇:農村生活污水一體化設備處理裝置報價
- 上一篇:城市生活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安裝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