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PRODUCTS
品牌 | 眾邁環保 | 加工定制 | 是 |
---|---|---|---|
處理量 | 0.5-50m3/h | 額定電壓 | 380v |
額定功率 | 3.7kw | 空氣量 | 60m3/min |
出水管口徑 | 150mm | 進水管口徑 | 100mm |
流量計規格 | 0-100m3/h |
ZM農村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污水工藝流程選型要求 1、對現有一級處置工藝停止加強處置效果的革新 革新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實操縱現有處置設備,對現有#中應用較多的化糞池、接觸池正在構造或運轉方式長進行革新,須要時刪設部門設備,盡可能地進步處置效果,以到達#污水處置的排放尺度。一級強化處置
2、工藝流程說明關于綜合#(不帶傳染病房)污水處置可接納“預處置→一級強化處置→消#”的工藝。通過混凝沉淀(過濾)去除照顧病#、病菌的顆粒物,進步消#效果并降低消#劑的用量,從而制止消#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發生的不良影響。#污水經化糞池進入調理池,調理池前部設置主動格柵,調理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停止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停止消#,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調理池、混凝沉淀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置站內發生的垃圾集中消#外運。消#可接納巴氏蒸汽消#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3、工藝特點加強處置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置能夠進步處置效果,可將照顧病#、病菌的顆粒物去除,進步后續深化消#的效果并降低消#劑的用量。此中對現有一級處置工藝停止革新可充實操縱現有設備,減少投資費用。而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因其可以埋于地下,地上可建綠化,可建房屋,不影響占地面積而收到大家的歡迎
ZM農村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1、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工藝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從生物膜法派生出來的一種廢水生物處理法,即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裝填一定數量的填料,利用棲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應的氧氣,通過生物氧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達到凈化目的。它具有活性污泥法特點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在可生化條件下,不論應用于工業廢水還是養殖污水、生活污水的處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該工藝因具有高效節能、占地面積小、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污水處理系統。
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自流入細格柵池,去除大顆粒可沉固體及水中懸浮物后流入調節池。調節池出水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在生物接觸氧化池池內填充軟填料,曝氣廢水流經填料層,使填料表面長滿生物膜,增加微動力即小型鼓風機鼓風,使污水在有氧條件下與生物膜充分接觸,污水中的微生物將污水中殘留的有機物逐步氧化為二氧化碳、水和細胞物質,污水得到凈化。同時控制溶解氧水平,保證污水中氨態氮由硝化細菌轉化成為硝態氮。出水經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然后導入過濾池,內填充硬填料石英砂,對沉淀池出水進一步吸附、沉淀處理,使出水達到排放要求。zui后污水流入消毒池用二氧化氯消毒出水達標外排。
地埋式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小,不易破壞周圍小區景觀等特點,同時地埋式污水裝置亦能將噪聲和臭氣對住小區居民的影響減輕到zui低。地埋式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施加了微動力,改變污水處理裝置供氧不足、生物活性不夠的狀態,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經過微動力曝氣池,COD的去除率可達65.0%~85.0%,BOD5的去除率可達75.0%~90.0%;同時對氨氮和磷的去除率有很大的提高。地埋式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構筑物模塊化,有利于今后的擴建。微動力曝氣池單元為模塊結構,可較好滿足小區污水處理站(廠)分期建設的要求。
砼工程
2、如砼采用現場攪拌其質量保證措施為:
(1)水泥、砂、石原材料必須符合質量要求,并做原材料試驗;
(2)應有試驗配合比報告,現場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試驗配合比為施工配合比,。
(3)攪拌機械設備應運轉靈活,安全可靠,電源及配電系統符合安全用電要求。
(4)加強對砼的保水養護工作,砼澆搗終凝后,且澆完后12小時內覆蓋塑料薄膜,其上再加蓋兩層草簾保溫,使混凝土表面溫度與核心溫度的溫差小于20度。覆蓋保養時間不得小于7晝夜,強度未達1.5MPa時,不許上人作業,砼的總養護期不得小于14晝夜。
(5)檢查砼質量應做抗壓強度試塊及抗滲試塊,試塊必須在澆筑地點隨機抽樣制作,從試模選擇到養護等,專人負責,以正確反映出結構和構件的強度。
(6)砼攪拌:嚴格掌握多種材料用量,符合配合比要求混凝土運輸應保持其均勻性,做到不分層,不離析,不漏漿,保持較好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7)砼的澆筑:砼入模時,不得產生離析現象,澆筑過程中,應嚴格保持鋼筋的正確位置,操作人員不應在模板和鋼筋上行走,人行木板下每隔一定的距離加厚15O的小木條墊高,不得將非預埋物品埋入砼中,當砼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使用串筒或溜管,遇厚大體積時,其澆筑應分層進行,分層厚度不超過振動棒的長(500mm)澆搗砼應連續進行,若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必須間歇,其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凝結之前將次層砼澆筑完畢,若超過150分鐘,必須按施工縫處理。
(8)振搗操作要點:
a、振動器宜采用垂直振搗,振搗時“快插”、“慢拔”,每點振動2O-30秒,zui短不得短于10秒,振動器不得碰撞模板及鋼筋.
b、振動應按行列式或梅花式排列均勻,按順序移動,以免造成漏振,每點間距不大于作用半徑的 1.5倍(作用半徑一般為 300-400mm),當澆上層砼時應插入下層中50m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在每一位置上應連續振動一定時間,正常情況下約為 25-40秒,應成排依次前進,相互搭接30-50m。,振搗斜面應從低處向高處振。
(9)砼工藝要點:
a、運輸:混凝土運輸供應保持連續均衡,間隔不應超過1.5h,夏季或運距較遠可適當摻入緩凝劑,一般摻人2.5‰~3‰木鈣為宜。運輸后如出現離析,澆筑前進行二次拌合。
b、混凝土澆筑:應連續澆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縫。
采用機械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振搗時間一般lOs為宜,不應漏振摩蘆振,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鋪灰和振搗應選擇對稱位置開始,防止模板走動,結構斷面較小,鋼筋密集的部位嚴格按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要求操作,澆筑到zui上層表面,必須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實平整。
c、冬期施工:水和砂應根據冬施方案規定加熱,應保證混凝土的溫度不低于5攝氏度,并有相應養護措施,冬期施工摻入的防凍劑應選用經認證的產品。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不大于15攝氏度。
安裝
3、挖基坑:
(1)根據型號的大小,必須進行放坡,放坡大小根據土質情況及產品頂部以上的覆土厚度,放坡角度為30°-50°。
(2)挖槽深度及污水管道相連接的進出水口標高,在計算標高時,要預留槽底200mm鋪砂尺寸;挖出的土堆放在距槽坑四周5米以外,防止土的側壓造成塌方,另外也給吊裝預留工作場地。
(3)遇有地下水時應首先對地下水排除,根據示意圖尺寸及要求進行基礎處理,基層夯實,后進行鋪砂。鋪砂200mm并找平,砂內不允許有尖角、石塊等雜物。
(4)無地下水時,對基礎進行夯實、鋪砂,根據示意圖及要求進行基礎處理。
(5)在遇有地下水為較高的地區,可采用提高降水挖槽,也可采用明降水挖槽。采用明降水挖槽時,必須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具體作法如下:
坑槽挖好后,如遇坑槽內有泥漿,應再挖深20-30cm,將深坑槽內的水抽凈后鋪設干性混凝土,使之找平,確保產品安裝后沉降*;
4、安裝:
(1)根據安裝圖就位,吊裝時檢查進出口方向是否正確,罐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準確。
(2)產品吊裝就位后,要測定水平度,如不平應進行調整,使之水平。
(3)吊裝就位后連接好管道,在設備內注入清水,檢查各管道有無滲漏。
(4)把電控箱控制線與曝氣機、水泵接通,電控箱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電機、風機的轉向,必須與所指方向相同。
(5)在回填土完成后,安裝地面加藥及消毒設備、電控柜。
(6)在設備安裝完成后,必須先接通地埋設備所在地面電器設備和加藥設備等配套的自來水管和電線。
5、回填土:
(1)回填土前,產品內灌水至1/2水位,再進行回填,不允許回填污泥,以防產品上浮,回填土執行無水回填土要求。
(2)在回填土時,產品底部兩側必須用人工塞實。填到30-50cm以上時,每30cm必須夯實一次,直至與產品頂部相平。
(3)產品頂部以上回填土必須密實,如產品設在道路地段,在地面末處理前,不允許有車輛進行碾軋;
(4)回填時回填土的質量必須符合回填土驗收規范,不允許用建筑垃圾為回填土使用,土中的尖角、石塊及硬雜物必須剔出,回填時,必須均勻回填,切忌局部猛力沖擊。
(5)回填土達到施工規范要求后砌筑進口連接井(距池體0.8-1m左右),井底墊層必須夯實后澆筑混凝土底板,井中作流槽,并嚴格執行工程設計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