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污水處理尾水消毒技術說明
發布時間: 2021-06-22 點擊次數: 1105次城鎮污水處理尾水消毒技術說明
面對日趨強勁的巡視、抽檢、處罰,排污單位關心的莫過于出水水質安全。毋庸置疑,這點相當重要。針對不同行業、排污途徑等也有不同的排放標準,本文僅以城鎮污水其中一項排放標準—糞大腸菌群為切入點,展開論述。
關于糞大腸菌群及余氯的排放標準,在城鎮污水處理廠綜合排放標準(GB18918-2002)、城鎮雜用水標準(GB18920-2002)、景觀環境用水(GB18921-2002)都有相關規定,而在北京地標(DB11/307—2013)則明確對生活污水作出關于余氯的排放標準,即要求污水排放口余氯濃度不低于0.5mg/L。綜合可以看出,對于糞大腸菌群及余氯的要求不盡相同,但也有很多共性,即余氯不低于0.5mg/L,糞大腸菌群數不高于1000個/L。具體規范見下圖。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18920—2002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18921—2002
由此看來,對污水運營企業來說,糞大腸菌群的達標處理務必引起重視,那么做好尾水消毒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消毒概述
污水廠常用的消毒方式為二氧化氯、紫外線和次鈉消毒三種方式,這三種消毒液的特性和原理如下:
1、二氧化氯(液態)
特點:二氧化氯它可以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細菌芽孢,真菌,分枝桿菌和病毒等,并且這些細菌不會產生抗藥性。對細胞壁有較強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將細胞內的含巰基的酶氧化起到殺菌作用。二氧化氯用于水消毒,在其濃度為0.5~1mg/L時,1分鐘內能將水中99%的細菌殺滅,滅菌效果為氯氣的10倍,次氯酸鈉的2倍,抑制病毒的能力也比氯高3倍,比臭氧高1.9倍。
危害:能與許多化學物質發生爆炸性反應,對受熱、震動、撞擊、摩擦等相當敏感,極易分解發生爆炸。
使用:一般在現場制備,采用二氧化氯發生器,因其投資及使用成本較高,常用于自來水廠消毒,污水廠應用較少,再此不多贅述。
2、次氯酸鈉溶液
特點:次氯酸鈉(NaClO)是一種強氧化劑,在溶液中生成次氯酸離子,通過水解反應生成次氯酸,具有與其他氯的衍生物相同的氧化和消毒作用。次氯酸鈉所含的有效氯容易受日光、溫度的影響而分解,一般采用次氯酸鈉發生器現場制取;當水廠所在區域周邊具有穩定可靠的次氯酸鈉溶液供應商時,也可以采用投加次氯酸鈉溶液并定期補充的消毒方式。
優點:作為一種真正高效、廣譜、安全的強力滅菌、殺病duyao劑,它同水的親和性很好,能與水任意比互溶,不存在yelu、二氧化氯等藥劑的安全隱患,且消毒能力被*為和氯氣相當。投加準確,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儲存,對環境無毒害,不存在跑氣泄露,可以任意環境工作狀況下投加
缺點:次氯酸鈉所含的有效氯容易受日光、溫度的影響而分解,一般采用次氯酸鈉發生器現場制取;當水廠所在區域周邊具有穩定可靠的次氯酸鈉溶液供應商時,也可以采用投加次氯酸鈉溶液并定期補充的消毒方式。
3、紫外線消毒
原理:紫外線殺菌消毒是利用適當波長的紫外線能夠破壞微生物機體細胞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造成生長性細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細胞死亡,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
優點:殺菌范圍廣而迅速,處理時間短,在一定的輻射強度下一般病原微生物僅需十幾秒即可殺滅,能殺滅一些氯消毒法無法滅活的病菌,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一些較高等的水生生物如藻類和紅蟲等;過度處理一般不會產生水質問題;一體化的設備構造簡單,容易安裝,小巧輕便,水頭損失很小,占地少。
缺點:沒有持續消毒能力,并且可能存在微生物的光復活問題;不易做到在整個處理空間內輻射均勻,有照射的陰影區。
應用:目前我國的紫外線消毒一般用于少量水處理,在純水制備系統應用較多。
消毒效果及成本比較
綜合比較可以看出次氯酸鈉更適合于污水廠消毒,這點在市場情況以及筆者接觸的一些污水廠消毒方式來看,次氯酸鈉在污水廠應用占據數量較多,接下來就談論次氯酸鈉在尾水消毒的應用。
次鈉投加
投加氯消毒劑后不僅需保證出廠水微生物指標能達到要求,而且需保持一定的余氯值,保證在管網輸送過程中避免微生物的滋生,達到殺菌凈化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清楚其中的一些概念。
關于氯的相關概念
有效氯
指氯消毒劑加入到水中所能產生的具有氧化能力的氯含量。
余氯
當有效氯與水經一定時間接觸后,除了與水中細菌、微生物、有機物、無機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還剩下了一部分氯量,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總氯
包含:
游離性余氯(Cl2、HClO、ClO-)
化合性余氯(NH2Cl、NHCl2、NCl3)
我們通常說的余氯指的是游離性余氯。
水中加氯量可分為兩部分,即需氯量和余氯。
需氯量指用于殺死細菌、氧化有機物和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部分。
余氯指為了抑制細菌滋生繁殖的部分。
因此在污水處理尾水消毒的過程中,我們要保證糞大菌群數達標,必須要保證一定的余氯量。
需氯量的計算要利用折點加氯的原理
然而當水中存在氨氮時,需過折點B時,投加氯的量的與氨氮含量的比為7.6:1,如氨氮大于0.3mg/L時,出廠水需控制余氯時,有效氯投加量必須大于2.3kg/kt(10%的次氯酸鈉投加氯為23kg/kt)才能過折點,隨著氨氮的增加,加氯量會越大。以上是通過折點加氯法計算出使用液體次氯酸鈉(10%)消毒時理論投加量,結合編者接觸的一些污水處理廠,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10%)投加情況見下表(與出水水質有關)
綜上可見,要保證糞大腸菌群滿足排放要求,應根據不同的出水水質做以調整。具體要經過現場投加、化驗室檢測分析,經過一個階段的投加量和余氯、糞大腸菌群之間的相關性探究,尋求適的次氯酸鈉投加量,以期保證出水消毒效果穩定!- 下一篇:城市污泥處理處置措施
- 上一篇:天津眾邁污水處理缺氧、厭氧、好氧的工藝流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