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噸新農村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
發布時間: 2020-12-29 點擊次數: 923次700噸新農村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
2010年,發布了六個地區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的是南,分別為華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等南區域;2011年,發布《村莊污水處理設施技術規程》適用于建設生活污水(包括住宅廁所,洗滌和廚房排水等)的人口不超過5000人的新建和分散家庭的設施,建設和驗收,擴大和重建。
700噸新農村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的具體操作步驟
1、要觀察二沉池水水流流態,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2、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根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二沉池來水經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經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約0.5小時后,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
3、安裝調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池的污水輸送到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開始。
4、初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當水位達到設備二分之一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氣池內曝氣48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四分之三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5、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調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長出生物膜,方可繼續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
6、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7、設備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后,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行,現場將水泵、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
zui后,要不定期對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出水水質進行檢測,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設計原則
1. 據廢水水質、水量分析,充分預估到水質、水量變化,通過強化調節裝置的設置及不同來源廢水水質特性作好預處理。以使進入主體處理系統的廢水水質、水量得到充分均衡,使主體生化工藝操作調節波動zui小化,從而保證處理效果。主體生化工藝及后續的深度處理工藝能夠穩定有效地保證出水水質。設備運行穩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維護維修工作量少;充分考慮冬季低溫等各種不利因素下系統穩定運行要求,站內設置必要的監控儀表及監控設備,以提高管理水平,減少人員編制。
2. 性:無論是預處理工藝還是主體生化工藝及后續深度處理工藝均能夠通過優選比較,設備實施后足以代表當今污水處理技術的水平。做到工藝、設備精良,系統布局美觀大方,操作運行自動化水平高。
3. 合理性:全面規劃,合理建設。根據技術成熟、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總體設計和單元構筑物設計,并充分注意節能,力求減少動力消耗,以節約能源,降低處理成本及運行費用。既要體現技術發展水平,又要腳踏實地立足廠情
4. 經濟性:針對所處理污水的特點和處理要求,進行各種處理設施的優化組合,以達到占地面積少,適用性強的目的,設備的選型進行充分比選,達到性能價格比的*化,在保證質量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降低系統工程造價和運行管理費用。
5. 減少二次污染:充分考慮環境問題,設計新穎美觀,布局合理,合理控制噪聲,及氣味,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其處理及處置工藝根據污泥量、污泥性質綜合確定,并充分考慮資源的再利用,防止二次污染。
污水處理技術說明
1)攔污設施
本工程原水中固體雜質含量較高,為確保提升泵等設備正常工作和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正常運行,擬在處理主體工藝的前段設置攔污設施。
2)生物接觸氧化法
采用A/O生物處理工藝是近幾年來國內外環保工作者用以解決污水脫氮的主要方法,該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利用系統中培養的硝化菌及脫氮菌,同時達到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及氨氮的目的,與經普通活性污泥法處理后再增加脫氮三級處理系統相比,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電耗低、占地面積少。
A/O生物處理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量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少,而且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脫水。
A/O生物法較一般生物處理系統相比耐沖擊負荷高,運行穩定。
A/O生物處理系統因將NO2-N轉化成N2,因此不會出現硝化過程中產生NO2-N的積累,而1mg/ NO2-N會引起1.14mgCOD值,因此只硝化時,雖然氨氮濃度可能達標,但COD濃度卻往往超標嚴重。采用A/O生物處理系統不僅能解決有機污染,而且還能解決氮和磷的污染,使氨氮的出水指標小于15mg/l??傊涍^本工藝流程,出水的各項指標均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
生物接觸氧化法屬于生物膜法,具有以下優點和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池內設置填料,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體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及生物濾池,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由于相當一部分微生物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觸氧化法可不設污泥回流系統,也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方便;
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屬于*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當有機物容積負荷較高時,其F/M(F為有機基質量,M為微生物量)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產量可相當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3)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
本污水主要工藝過程設計如下:污水通過機械格柵攔污后的污水直接進入調節池,設置調節池的目的調節污水的水量和水質,為防止懸浮物在調節池內沉淀,在調節池底布有穿孔曝氣管,采用間隙曝氣。 本工程污水中有機成份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較好,因此采用生物處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機物含量是的。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機物含量較高,特別是有機氮,在生物降解有機物時,有機氮會以氨氮形式表現出來,氨氮也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標,因此污水處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即生化池需分為池和O級池兩部分。調節池內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生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在池內,由于污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有機氮轉化為氨氮,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化為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細胞物質。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機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O級生化池的有機負荷,以利于硝化作用進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zui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經過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和較高的氮氨存在,為使有機物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趨于*的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特設置O級生化池。 池出水自流進入O級池,O級生化池的處理依靠自養型細菌(硝化菌)完成,它們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源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NO2--N、NO3--N。O級池出水一部分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池進行內循環,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在和O級生化池中均安裝有填料,整個生化處理過程依賴于附著在填料上的多種微生物來完成的。在池內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級生化池內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氣水比15:1。
O級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進入池,;一部分流入豎流式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
沉淀池固液分離后的出水自流進入消毒池,用固體氯片消毒后即可直接排放。
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由氣提裝置,一部分提升至池,進行內循環;一部分提升至污泥池;污泥池內的污泥定期采用糞車外運作農肥處理。
4)污泥處理工藝
通常小型的污水處理站污泥處理有兩種方法:一是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二是污泥干化處理。考慮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業主投資大,而污泥濃縮干化處理對周圍衛生有影響。由于本工藝中設有污泥消化系統,產生污泥量極少,為此,本工程產生的污泥只作簡單的濃縮處理后,由人工每年清理外運作農肥。
- 下一篇:每日20噸醫院牙科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
- 上一篇:天津眾邁養鴨場污水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