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眾邁平流式沉淀池的結(jié)構(gòu)
發(fā)布時間: 2022-10-28 點擊次數(shù): 589次天津眾邁平流式沉淀池的結(jié)構(gòu)
平流式沉淀池由進、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個部分組成。水池表面呈長方形,進出口位于水池兩端。進氣道通常使用浸入式進氣道。水通過均勻分布的進水孔流入水池。進水孔后設有擋板,使水流均勻地分布在水池的橫截面上。
出口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證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寬均勻地流入出水渠。堰前設浮渣槽和擋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水池的主體。
池寬和池深應保證水流沿池溢流段均勻分布,并按設計流速緩慢、穩(wěn)定地流動。污泥斗用來積聚沉淀下來的污泥,多設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利用懸浮顆粒的重力作用來分離污水中的固體顆粒的設備稱為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是使用最早的一種沉淀設備,因為它結(jié)構(gòu)簡單、運行可靠,對水質(zhì)適應性強。
1.平流式沉淀池的基本結(jié)構(gòu)與要求
平流式沉淀池分為進水去、沉淀區(qū)、存泥區(qū)、出水區(qū)4部分。
(1)進水區(qū)的作用是使流量均勻分布在進水截面上,盡量減少擾動,采取的措施是整流。進水區(qū)入口整流措施,包括溢流式入流方式,設置有孔整流墻,低孔式入流方式,底部設擋流板,淹沒孔與擋流板的組合,淹沒孔與有孔整流墻的組合。
進水區(qū)一般采用穿孔,為使礬花不易破碎,進水流速在0.15~0.2m/s,洞口總面積也不宜過大,開孔面積為過水斷面的6%~20%,可有效的分散水流。但必須注意穿孔墻與反應池出口距離不宜太小,以不小于1.5~2.0m為佳。如有條件,穿孔墻孔最好做成錐形,吉孔口前小后大,水流將能更好的擴展。
(2)沉淀區(qū)的作用是使形成的顆粒在較好的水利力條件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并分離。沉淀區(qū)的高度一般約3~4m,平流式沉淀池應減少紊動性,提高穩(wěn)定性。
(3)出水區(qū),沉淀池應做到沿整個出流堰的單位長度溢流量相等,對于初沉池,單位長度溢流量一般為250m3/(m*d),對于二沉池一般為130~250m3/(m*d).出水區(qū)通常采用的溢流形式有溢流堰、三角堰、淹沒孔口。
天津眾邁平流式沉淀池的結(jié)構(gòu)